原标题:不懂就问:空间站的氧气来源于哪里?为什么宇航员几十年都没用完
简单来说,不是耗不尽而是实现了循环
由于本月我国的神舟十二号将三位航天员送到了天和空间站,所以一时间大家对于空间站很是关注,有很多问题:
比如前几天有人问宇航员回到地球后空间站是不是无人运营、比如宇航员用的电脑的牌子等等。然后现在就有一个问题摆在面前,空间站的氧气到底来自于哪里呢?宇航员在里面这么久,都没有耗尽。
其实对于这个问题,用最简单的解释就是,氧气的来源,源源不断,根本不用担心耗尽的问题。
学过化学的都知道,水由氧和氢构成,进行电解水,就能得到氧气,如果是完全电解的状态下,1升的水,大致可以电解超过600升的氧气,而一个成年人一天消耗的氧气其实是不足600升的。
所以基本上只要有水的状态下,氧气就能够充足供应。然后就是水来源的问题了,目前的空间站,大致有以下几种来源:
1、本身携带的大量淡水,由于货运飞船的运载能力,基本上一次性都能够携带很多的水,不仅仅是平时宇航员生活用水,而且还有很多可以用来制作氧气。
2、循环用水。就是宇航员用完的水,可以二次利用进行,甚至包括小便之后,也是收集起来过滤之后再利用的。
3、货运飞船定时运送物资。毕竟携带的水量有限,所以定期会有地球上运送物资进行补给,这样的话,水肯定就一直管够。甚至还会直接运送氧气上去的。
其实空间站内部的氧气情况,以前是采用的纯氧环境,只不过是后来因为纯氧有一定的危险性,导致出现事故之后,后来慢慢调整比例,加大比如氮气的成分,直到现在,基本上和地球上的空气成分差不多,主要是氮气,氧气只是少部分。
因此其实真正氧气并没有多少,需求量没有那么巨大。
所谓的几十年没有耗尽的说法,本身是不成立的,空间站的空气一直是在不断内部流动的,交换比较多。
当然了,不管是水,还是氧气,在太空都是非常重要的资源,也是生命支持系统必不可少的东西,哪怕是这些都管够,其实宇航员在太空还是过得比较“艰苦”的,因此为他们的辛苦付出点赞!
来源:搜狐